Skip to content
星期四, 13 11 月, 2025
  • 看不見的日常
  • 文化隱線
  • 焦慮年代
  • 災後陰影
  • 進步裂痕
  • 制度外的人
邊角視野 biside focus

邊角視野 biside focus

從主流忽略的角度,看見社會的真實

  • 看不見的日常
  • 文化隱線
  • 焦慮年代
  • 災後陰影
  • 進步裂痕
  • 制度外的人

作者: 陳羲

  • Home
  • 陳羲
疫苗開打、假上路:制度照亮的地方,也有陰影
  • 制度外的人

疫苗開打、假上路:制度照亮的地方,也有陰影

  • 陳羲
  • 24 10 月, 2025
  • 0

文/邊角視野編輯部 從秋天的針頭與請假單開始 十月 […]

誰承擔開學季的病毒?不是學校,而是家長的薪水
  • 看不見的日常

誰承擔開學季的病毒?不是學校,而是家長的薪水

  • 陳羲
  • 3 9 月, 2025
  • 0

開學遇上流感高峰,家長焦慮與政策空窗:我們該怎麼辦 […]

當冰櫃結霜,帳單也在長霜
  • 看不見的日常

當冰櫃結霜,帳單也在長霜

  • 陳羲
  • 24 8 月, 2025
  • 0

夏季熱浪與電價壓力 今年夏天,熱浪幾乎成了日常。8 […]

一場颱風不只是雨:從邊角看基層如何承受全球政策的波浪
  • 災後陰影

一場颱風不只是雨:從邊角看基層如何承受全球政策的波浪

  • 陳羲
  • 7 8 月, 2025
  • 0

文/邊角視野編輯部 引言|雨過未晴,生活卻仍在風裡 […]

停電先停的是誰的生活?
  • 災後陰影
  • 看不見的日常

停電先停的是誰的生活?

  • 陳羲
  • 4 8 月, 2025
  • 1

文/邊角視野編輯部 夏天還沒到,停電卻早已來過。從 […]

沒有儀式的端午,還剩下什麼?
  • 文化隱線

沒有儀式的端午,還剩下什麼?

  • 陳羲
  • 4 8 月, 2025
  • 0

文/邊角視野編輯部 從一個缺席的端午記憶開始 端午 […]

「我是什麼很賤的人嗎?」當流行語成為集體情緒的出口
  • 文化隱線

「我是什麼很賤的人嗎?」當流行語成為集體情緒的出口

  • 陳羲
  • 4 8 月, 2025
  • 0

文/邊角視野編輯部 當笑話成為世代的情緒密碼 當一 […]

AI戀人崛起:孤獨解藥,還是感情幻覺?
  • 文化隱線
  • 進步裂痕

AI戀人崛起:孤獨解藥,還是感情幻覺?

  • 陳羲
  • 3 8 月, 2025
  • 0

文/邊角視野編輯部 當你更願意選擇AI,也許只是因 […]

為什麼台灣青年無法買得起房?
  • 焦慮年代

為什麼台灣青年無法買得起房?

  • 陳羲
  • 3 8 月, 2025
  • 0

文/邊角視野編輯部 努力,真的還買得起房嗎? 每逢 […]

理解貧窮:它不僅是沒錢的狀態
  • 焦慮年代

理解貧窮:它不僅是沒錢的狀態

  • 陳羲
  • 3 8 月, 2025
  • 0

文/邊角視野編輯部 我們對貧窮的厭惡,是從什麼時候 […]

文章分頁

1 2 下一頁

邊角札記

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p/DQfiLxXk1ka/ 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p/DPJVHf1gUqx/ 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p/DO49HTHAQWX/ 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p/DOloW9fARot/ 一萬元的重量 病毒來襲,課本翻頁,家長的焦慮卻在制度縫隙裡蔓延。 🌊 海水比想像中更髒? 烈陽下的工地 被時間「召」回去的一天
Copyright © 2025 邊角視野 biside focus Theme: Entire News By Adore Themes.